欢迎登录山东农业大学

招生热线:0538-8242206,8248806

山农动态
我校师生热议2025全国两会
供稿单位:胡学俭 发布日期:2025-03-07

山农融媒3月7日讯 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在北京开幕。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第一时间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新媒体等各种途径收听收看全国两会盛况,关注两会动态,学习两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畅谈感想体会,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坚定信心、团结奋斗,扛牢省属高校“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坚决打赢打好“冲一流”攻坚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接续奋斗、共谱新篇。



学校党委书记徐剑波表示,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令全校师生倍感振奋,两会不仅描绘了国家发展的新蓝图,更对教育、农业等关键领域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在收听收看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报道后,倍受鼓舞、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哲理深邃,饱含着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深厚情怀。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结合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冲一流”建设为牵引,以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为抓手,聚焦国家战略与山东实践,牢记“国之大者”,围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等改革发展重点难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融合发展,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立德树人机制,依托学校开展“万名学子联万村 我为家乡做贡献”大调研、乡村振兴驿站建设和“产区选题-产区实施-产区汇报”等工作,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在田间地头上好“行走的思政课”,为培育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用实干实绩答好“强国建设,山农何为”的时代答卷。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表示,2025年全国两会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导向,全面安排部署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任务,为涉农高校进一步深化改革注入了强劲动能。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紧扣教育“三大属性”核心要义,聚焦农业强国建设目标任务,全面加快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步伐。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统筹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部署要求,依托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在培养引领未来农业新型人才方面深化全链条改革,持续推进全省一万个乡村振兴驿站建设;打造需求导向型有组织科研机制,高位推进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现代设施农业、鲁西黄牛产业研究院,盐碱地综合利用研究生创新学院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能力。全面响应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动国家一流学科率先突破的目标任务,在“冲一流”核心指标方面塑强比较优势,以实际行动助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农业强国强省建设提供“山农智慧”,作出“山农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学校副校长林海表示,现场聆听了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非常激动,备受鼓舞。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参加联组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一名农业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振奋、信心倍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充分肯定了教育作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为深化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深度融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进程,围绕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和交叉学科农业人才培养,持续优化学科布局,深化产教融合,着力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教育强国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果树学教授、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学森表示,对两会召开热切关注,对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果高度认可,对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期待。作为国家苹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及山东农业大学苹果协同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决心带领团队,进一步围绕苹果品质形成机理、优异种质挖掘创制、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建、新品种培育和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发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着力培育富营养强风味、轻简宜机化系列苹果新品种,研发三位一体的苹果宽行高干省力高效栽培技术,推动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党委保卫部部长李茂兵表示,全国两会再次凸显了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为教育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学校现处于决战“十四五”、决胜“冲一流”的关键时期,在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学习领会两会精神作为指导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要指南,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校园安全防护网,推动平安校园建设提质增效,为学校教育教学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静和谐的良好氛围。

研究生工作委员会书记刘承磊表示,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高度概括了过去一年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瞩目成就,明确了全年的政府工作任务。报告总结成绩客观翔实、分析形势精准透彻、预期目标振奋人心、部署工作重点突出。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要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下一步,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要聚焦现代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实施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积极推进新兴交叉学位点建设。要以“项目制”招生培养改革为牵引,打造“源于产业需求-立足产区实践-促进产业发展”的培养逻辑闭环,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

人事处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巩其亮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作为人事人才工作者,将紧紧围绕报告工作重点,坚持高标准精准引进和高质量自主培养两手抓,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有效打通人才价值实现通道,推动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全力构建“塔基更实、塔身更强、塔尖更高”的学校人才金字塔,为全面打赢“冲一流”攻坚战、“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收官战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科教站园管理中心主任赵翔宇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其中加快“双一流”建设、“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任务,为站园发展指明了行动方向。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要求,不断优化科教站园建设、管理、服务水平,以实干担当践行站园使命。同时,积极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研究生创新学院建设,助力学校打造盐碱地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与人才培养高地,为盐碱地综合利用及学校“冲一流”建设贡献站园力量。

动物科技学院院长赵鹏表示,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成绩、系统部署工作,特别是提出的政府工作“十大任务”,让我们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重点工作更加突出。在新征程“赶考路”上,动物科技学院将以学习两会精神为契机,实施筑基攻坚“十大行动”,充分发挥学院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优势,打造立足产业的现代畜牧人才培养新范式;推进产业研究院、部省重点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建设,构建产学研协同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新机制,为学校决战“十四五”、决胜“冲一流”贡献动科力量。

校工会(妇委会)副主任杨圣慧表示,作为高校妇女工作中的一员,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让我倍感振奋。两会上关于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相关内容,为高校妇女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校工会(妇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结合农业高校女性群体特点和工作实际,在女教职工及女大学生思想引领、权益保障、成长成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工作中持续发力,为学校“冲一流”建设凝聚巾帼智慧,贡献巾帼力量。

泰安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农大支部主委,学校图书馆副馆长接玉玲表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令我们倍感振奋。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好全国两会精神,聚焦坚决打赢“冲一流”攻坚战,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中心、学习研究中心、知识服务中心、文化传承中心”服务功能,在信息素养教育、学科情报分析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打造“文献保障+数据服务+智库支撑”的资源服务保障体系,优化“知识服务+数字素养+活动育人”的人才培养环境,围绕学校立德树人、攻坚一流等中心工作,勠力同心,贡献智慧力量,展现图书馆担当。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锋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科技和人才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高校教师,我将两会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中,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国家战略和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同频共振,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培养更多高素质食科人才和更多创新性成果,为支持学校实现国家一流学科的突破贡献食科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苏英华表示,喜闻全国两会胜利开幕,我的内心满是振奋与鼓舞。作为农业高校的一名教师,我深切感受到教育、科技等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成就,为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无比自豪,同时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今年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开局起步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聚焦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为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朱震宁表示,认真研读了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总理报告中强调要“鼓励因地制宜发展土特产和县域特色产业,促进乡村产业链延链增效”“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等具体表述和我校以建设“乡村振兴驿站”为纽带,将科技、人才、产业资源下沉至田间地头,围绕粮食安全、种业振兴、耕地保护等国家战略开展的具体实践高度契合。下一步,我将着眼于当前学校争先进位的特殊节点,立足于学院学科建设的特色优势,更加深入领会发展大局,敢于突破,努力争第一、创唯一,形成品牌效应,实现工作的跨越发展。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张丽丽表示,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会议提出的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学校“冲一流”工作贡献力量的决心。下一步,在工作中,我始终将秉承“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围绕学生专业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素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研训练,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卓越人才、推动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党委统战部党派科科长毛欣欣表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以“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托举起人民群众满满的期待、稳稳的幸福。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统一战线作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在新时代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我将两会精神融入日常工作,聚焦思政引领主责主业,与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暑期研讨活动、同心科技支农服务等相结合,引导服务广大统战成员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时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以及学校“冲一流”建设目标,引领服务广大统战成员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结合专业建言献策,把统一战线力量有力汇聚起来,为助力学校坚决打赢“冲一流”攻坚战贡献统战智慧。

网络信息技术中心教育技术科高级工程师薛瑞表示,两会胜利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让我们对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倍感振奋,对2025年充满期待。教育数字化是国家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作为网络信息技术中心一员,我将立足实际、深入思考,紧跟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模式,助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以数字化赋能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创建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林学院生态学专业主任李坤表示,在认真收听收看全国两会开幕后,我的内心备受鼓舞。两会中着重提到的“双碳”目标、生态补偿机制等重要内容,以及关于碳排放、碳捕集的相关部署,将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向量质并重新阶段的有力举措。这一系列的规划与部署,让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与坚定决心。作为一名生态学的年轻老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中,我将努力发挥专业优势,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机制系教授郭晶表示,大会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让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立足本职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中,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同时,我也将积极响应两会号召,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推动学校一流农业大学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公管学院退休教授孙金荣表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当前进行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原地保护、系统性保护,对于加强农耕文明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地方传统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农业文化遗产活化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及科技价值,下一步,我将积极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在农业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工作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水土学院团委副书记赵亚龙表示,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让我心潮澎湃。作为团干部,我以“爱国”“强国”“奉献”等为主题带领青年学子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把两会精神融入到具体的工作内容中。在就业工作中,我积极鼓励同学们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的需要中,积极鼓励通过“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渠道加入到建设祖国的大家庭。同时将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重点对接农业龙头企业用人需求,在职业素养培育、就业精准帮扶等方面发力,为乡村振兴输送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王娇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对此深受鼓舞、备感振奋。作为团干部,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持续打造“青春党建微讲堂”“知行助学”等品牌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厚植“三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为教育强国、农业强国建设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新时代青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部教授侯爱萍表示,春风春雨,春天的两会盛开了。作为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老师,我们备受鼓舞。一是第一时间向青年大学生宣传好两会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二是继续打造好初心课堂、同城大课堂两大思政品牌,研究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与百年乡村变迁的历史。三是挺膺担当“三农”使命,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农业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以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国建设,为学校实现“冲一流”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未来技术学院(齐鲁学堂)2024级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张朝阳表示,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感受到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2025年寒假我参加了学校开展的“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做贡献”活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的需求,把新技术引入农村,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作为乡村振兴驿站学生科技专员,我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宣传农业农村的发展情况,并以李振声院士等科学家为榜样,脚踏实地,勤于科研,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

园艺学院2024级园艺学博士吴琦杰表示,2025年全国两会已顺利开幕,“三农”话题持续热议,乡村全面振兴系列举措有序推进,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一名园艺学专业博士生,我将持续关注并深入学习两会精神,聚焦农业科技前沿问题,以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为核心驱动力,深耕园艺领域的科研与产业问题,为农业产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我也将继续扎根生产一线,投身科技小院和乡村振兴驿站建设,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科研与实践高效融合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共同书写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的辉煌篇章。

外国语学院2022级商务英语(跨境电商)专业脱桂茹表示,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使我倍感振奋与鼓舞,它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国家发展成就的全面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蓝图的科学谋划,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作为一名山农学子,在学校“冲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立足外语专业优势,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提升语言能力与跨文化沟通水平,争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与国际交流的践行者,努力成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外语人才。